上海债权债务纠纷律师

-杜锋

13671825301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详情

短期银行借款的利息如何计算?

添加时间:2017年6月12日 来源: 上海债权债务纠纷律师   http://www.hyhzqzwls.com/
  短期银行借款的利息如何计算?
  短期借款是企业用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项全力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的各种借款。
  如果企业的短期银行借款利息是按月支付的,或者短期银行借款的利息数额不大时,根据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可以于实际支付时,或者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如果短期银行借款利息是按季支付的,或者是在借款到期时连本金一起归还,并且利息数额较大的,为了正确计算各期盈亏,应按照预提的方法,按月预提,计人损益。
  一、短期贷款 :六个月(含) 4.86; 六个月至一年(含)5.31
  二、中长期贷款 :一至三年(含) 5.40; 三至五年(含)5.76; 五年以上 5.94
  三、贴 现 :以再贴现利率为下限加点确定
  商业房贷5-30年利率7折 4.16%
  商业房贷5-30年基准利率 5.94%
  商业房贷1-5年(含5年)利率7折 4.03%
  商业房贷1-5年(含5年)基准利率 5.76%
  公积金贷款5年以上 3.87%
  公积金贷款1-5年(含5年) 3.33%
  短期借款利息的支付方法
  一般讲,借款企业可以用三种方法支付银行贷款利息。
  (1)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银行向工商企业发放的贷款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收息。
  (2)贴现法。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则要偿还贷款全部本金的一种计息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可利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减去利息部分后的差额,因此贷款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
  企业用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项全力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的各种借款。
  (3)加息法。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在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要将根据名义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额。由于贷款分期均衡偿还,借款企业实际上只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而却支付全额利息。这样,企业所负担的实际利率便高于名义利率的大约1倍。
【相关阅读】
 ● 短期银行借款的核算
  企业短期银行借款的种类很多,一般包括以下几类:(1)生产周转借款;(2)流动资金借款;(3)结算借款;(4)卖方信贷;(5)临时借款;(6)票据贴现借款。这些借款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借人时、利息提取及支付、偿还本金三个环节的处理。
  企业所发生的短期借款业务,应设置“短期借款”科目。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取得的借款本金,借方登记借款本金的偿还,期末贷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偿还的借款本金,列示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方的流动负债项下。该科目应按照债权人和短期借款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对短期借款利息,应设置“财务费用”科目。
  该科目的借方登记利息费用的发生,贷方登记期末结转至“本年...[详细]
 ● 短期借款中错弊的查证有哪些?
  企业发生的短期借款业务,一般都需要经过批准借款、签订借款合同或协议、取得借款、计算利息、偿还借款等一系列程序。因此查证时应循此程序进行。具体地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查证其借款计划,并将有关内容同企业现金流量表或筹资计划书核对,以确定借款计划是否必须、合理;
  (2)查证借款企业的物资保证情况,分析企业的借款物资保证有无不足或多余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短期借款管理方面的漏洞,以至违法违纪问题;
  (3)查证短期借款是否存在归还不及时、不足额的问题时,可查阅短期借款有关...[详细]
 ● 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
  企业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应分别情况处理:
  (1)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是按期支付的(按季、按半年),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并且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预提的办法,按月预提计入费用。预提时,按预计应计入费用的借款利息,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预提费用”账户;实际支付月份,按照已经预提的利息金额,借记“预提费用”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与预提数的差额(尚未提取的部分),借记“财务费用”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2)如果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是按月支付的,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但是数额不大的,可以不采用预提的方法,而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详细]

联系电话:13671825301

全国服务热线

13671825301

律师手机站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18-2024 版权所有 网站支持:大律师网